咨询热线

18601148790/010-82385072

资讯中心

about us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18601148790/010-823850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9号坤讯大厦11层
电话:18601148790/010-82385072
邮箱:langhongjuan@bjhbyc.com

查看更多

资讯中心>>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税解万亿“新”城进阶密码

税解万亿“新”城进阶密码

 

盘点2020年中国经济,又有泉州、济南、合肥、南通、西安、福州6座城市GDP总量超过万亿,中国城市“万亿俱乐部”成员达到23个。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升级,工业化、城镇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第二、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结构不断优化,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的经济形态越来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GDP超万亿的23个城市,占中国全部GDP的比重已达37.8%。

这些区域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反映了区域经济结构的状况,其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导,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

从税收视角分析6个新迈入GDP万亿门槛的城市,可以发现,这些城市不仅所处地域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路径也有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层面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前景。从这些扮演着“发动机”角色、承担着“发展极”作用的城市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促进区域融合发展的方向标,甚至“补短板”的发力点。

当然,实现跨越发展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松实现的。2020年,武汉GDP增速下降4.7%;原来就与万亿GDP仅一步之遥的东莞经济增速1.1%,距离GDP万亿门槛还差350亿元。这说明,疫情等外部环境对2020年经济的影响“肉眼可见”。

克服困难、补强短板,实现高质量发展,是2021年中国经济面临的课题。破解这些课题,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中国城市的群星必将更加璀璨。

泉州:民营经济强势领跑产业集群带动有力

陈小玉 黄蜂 王秋玲 洪江

作为连续22年福建省经济的领跑者,泉州市2020年GDP总量达10158.7亿元,同比增长2.9%,是继苏州、无锡、佛山之后第四个晋级“万亿俱乐部”的地级市。

当前,“晋江经验”已融入泉州市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极大地激励和带动了泉州区域内其他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2020年,泉州市7个县(市)中的5个入围全国百强县,合计入库税收427.4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8.9%,构筑起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晋江市入库税收187.4亿元,占泉州市税收总额的25.8%。

民营经济领跑优势明显

民营经济是泉州市最大的特色、优势、品牌和活力源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的代名词。2020年,泉州市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9%,民营经济入库税收572亿元,同比仅下降2.3%。而民营企业税收贡献占比反而提高2.3个百分点,达到78.7%,比2016年累计提高8.2个百分点,继续处于领跑态势。可以预期,更多民营企业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高效配置资源要素,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贡献力量。

实体经济“压舱石”作用显著

尽管受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减税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泉州市工业税收贡献出现一定下滑,但工业作为泉州市经济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压舱石”作用依然稳如磐石。2020年,泉州市工业入库税收325.1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4.8%。如果加上65.6亿元的工业税收减免额,那么泉州市工业税收贡献率可达49.4%,接近五成。

服务业发展质量持续提高

2020年,泉州市服务业入库税收354.5亿元,占税收总额的48.8%,比2016年提高12.3个百分点,在四大产业中位居第一位,比同期工业税收比重高4个百分点,已经与工业一起构成推动泉州市经济税收发展的“双引擎”。从产业税收发展协同性角度来看,服务业产业税收协调系数从2016年的0.85稳步提高到2020年的1.19,说明泉州市服务业税源转换为税收的效率大大提升,服务业税收增长与服务业经济发展同步性大大增强。

高技术制造业内生动力增强

泉州市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源,强化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创新型城市。2020年,泉州市累计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减税51.1亿元。其中,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达802户,比2019年增加388户;加计扣除金额26.6亿元,比2019年增加8.1亿元;户数与金额分别增长93.7%和43.8%。以上数据表明,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高技术制造业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产业集群带动作用凸显

泉州市产业集群优势明显,“中国鞋都”“中国伞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建材之乡”“中国建筑之乡”“中国石雕之都”“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工艺陶瓷之乡”“中国芦柑之乡”等全部坐落于泉州市。目前,全市已形成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等“八大千亿产业集群”。2020年,“八大千亿产业集群”入库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近三成。产业集群的兴起,也带动了一大批龙头企业的崛起。2020年,泉州市纳税千万元以上的企业有686家,仅占纳税户总数的万分之五,贡献税收比重却高达55.6%。


合肥:创新驱动区域融合发展提速

何景芬 许蒙亚

2020年,合肥市GDP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0045.7亿元,同比增长4.3%,成为继杭州市、南京市之后的长三角第三座GDP破万亿的省会城市。

作为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具有独到的区位和政策优势,并且近些年得到了强省会战略的大力加持。2005年~2020年,合肥市GDP占全省的比重由16%提高到26%,2020年占比分别高于芜湖和滁州16.3个和18.1个百分点;税收规模占全省的比重由21.6%提高到27.2%,2020年占比分别高于芜湖和阜阳15.6个和20.6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新兴经济发展迅猛,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在减税降费大背景下,近3年合肥市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3个行业税收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上述3个行业仍显示出强劲的增长韧性,累计入库税收131.6亿元,占税收总量的比重上升到11.1%。新兴产业成为合肥市产业升级的主力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从税收数据看,2020年合肥市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3%,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继续提速,同比分别增长29.7%和28.1%,对制造业增加值贡献率达66.6%。同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保持高速增长,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2019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户数达927户,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年均增长分别为37%和41.5%,战略性新兴产业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量的10.1%,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

创新投入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合肥市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由2016年的2725.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832.1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2019年同比增长11%,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比例达76.5%。从企业研发投入来看,2016年~2019年,合肥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从1262户增长到4888户,年均增长57%;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从45.8亿元上升至158.4亿元,年均增长51.3%。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经济增速名列前茅,地区差距趋于缩小。2016年以来,合肥市GDP总量年均增长12.5%,增幅与长三角主要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苏州相比,位列首位。同时,近4年来合肥市GDP占长三角地区GDP总量的比例逐年增加,分别达3.5%、3.7%、3.7%和4.1%。在税收方面,2020年合肥市完成税收收入1176.9亿元,2016年以来年均增速达3.6%,在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高出长三角地区平均值近1个百分点,占长三角地区税收总量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态势。

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内部结构趋于均衡。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合肥市与沪苏浙地区的贸易总量占比为全市贸易总量的20.4%,双边贸易金额呈现逐年上升态势,由5975.5亿元上升为7810.9亿元,年均增长14.3%。从区域贸易来看,双边贸易金额呈现苏、沪、浙的排序,年均增幅呈现浙、沪、苏的排序,说明合肥市积极融入长三角,与沪苏浙地区的贸易占比趋于平衡。

互通互联效果显著,基础设施深度融合。从增值税专用发票数据看,2020年合肥市水上运输、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装卸搬运和仓储业、邮政业发展迅速,与沪苏浙地区互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金额达73.9亿元,同比增长23.2%,大幅快于合肥市与沪苏浙地区同期13.4%的平均增幅。可见,随着互联互通程度的不断加深,基础建设、物流等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西安:“硬科技之都”建设“制造业强市”

郭振坤 杨丽

2020年,西安市GDP总量达10020.4亿元,同比增长5.2%,“十三五”期间经济实现每年“一个千亿”的跨越式增长,成为西北地区首个GDP破万亿城市。

综合实力日趋提升

经济增速位居前列。从全国来看,“十三五”期间西安市税收总量(剔除海关代征收入)从2016年的896.3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460.3亿元,税收收入增长62.9%,增速在15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成为区域经济强市。从城市税收看,2020年西安市税收超过兰州市(613.6亿元)和乌鲁木齐市(572.9亿元)税收之和,接近兰州、乌鲁木齐、银川和西宁4个省会城市的税收总量(1558.3亿元),成为西北地区经济第一强市。

凝聚能力不断增强。从省内看,2020年西安市GDP占到全省的38.3%,在全省的税收占比从2016年的37.6%提升到2020年的42.2%。西安市城市首位度进一步提升,在西北甚至西部地区的辐射力、吸引力大幅增强。

GDP含金量不断增加

建设“制造业强市”成效显现。2018年~2020年,西安市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30.9%,汽车制造销售收入增长30.4%,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42%,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销售收入增长60%,西安市坚持贯彻“制造业强市”战略的成效逐渐显现。

逐步成为区域交通枢纽。近年来,西安市加强航空高铁线路建设和运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2020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销售收入较2018年增长153.7%,较2019年同比增长17.8%。西安市逐渐成为连接西北内陆与东部地区的交通中心。

投资消费两端发力,内循环动力强劲。2020年,西安市土木工程建筑业销售收入较2018年增长42.1%,较2019年同比增长14.8%,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为重点项目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从消费端看,2018年~2020年西安市批发零售业销售收入增长22%。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重点产业加快追赶。“十三五”期间,西安市制造业税收增长31.2%,增速在副省级城市和省会中心城市中仅次于济南和郑州;2020年,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制造业实现税收17.9亿元,信息软件技术服务等重点行业税收收入在副省级和省会中心城市中位次不断靠前。可以说,西安市GDP不仅总量增大,硬实力也在增强,和先进城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科技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西安市加快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生态创新,强化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2020年,西安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5.2%,居副省级城市首位。尤其是一批涵盖光电芯片、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硬科技领域的企业不断成长,擦亮了西安市“硬科技之都”的名片。

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十三五”期间,西安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商引税,激发市场活力,加快生产要素流动。2020年,西安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较2016年增长88.5%,实现了近九成的增长;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企业实现税收1130.7亿元,较2016年增长77.4%;民营经济也不断迸发生机。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为西安市未来的经济增长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济南:工业门类齐全集聚效应凸显

郭勇 张胜兴 王晓蕃

2020年,济南市GDP总量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40.9亿元,同比增长4.9%。从2001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到2013年跨越五千亿,再到“十三五”破万亿台阶,20年济南市经济总量扩大了10倍。省会首位度由2016年的10.8%上升为2020年的13.9%,提高了3.1个百分点,省会城市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工业强市”内力十足

济南市GDP破万亿,工业起到了领头羊作用。通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济南市工业生产全面向好,全部41个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56.1%,合计总量占全市的71.1%,增长面与占比持续稳定扩张,拉动全市GDP增长2.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44.2%,“工业强市”内力十足。

经济总量扩大的背后是发展活力的增强。2020年,济南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30万户,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首次突破1万家。其中,先进制造业强势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高于全国9.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7.2个百分点。重点支柱行业增势良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9%,医药制造业增长31.3%,计算机通信制造业增长20.3%。重点企业支撑有力、增势强劲,重汽集团、浪潮集团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60%,全市载货汽车产量同比接近翻番,服务器产量超过140万台。

济南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处处长韩冰表示,济南市是少有的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城市,这种优势在2020年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的重要支撑。

省会城市集聚效应凸显

2020年,济南市常住人口突破900万人,三次产业构成为3.6∶34.8∶61.6,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超过第一、第二产业占比之和;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达63.2%,充分说明济南市经济已发展为服务业主导型。

随着济南省会城市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总部企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辐射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认定总部企业181家。税收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总部企业入库税收占全市入库税收的14.7%。

高技术产业发展也在加速推进,拓展发展空间。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持续稳定增长,高端产品服务器产量增长35.2%,光缆、工业机器人、高温合金产量分别增长50.1%、24.6%和13.4%。

新旧动能转换亮点纷呈

2020年,济南市服务业逐步向好,新兴行业增势良好。从行业看,32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行业向好面达68.8%。从企业看,145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683家实现营业收入增长,增长面为47%。新兴行业带动作用增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增长19.3%和11.4%,合计拉动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3.9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济南市41家自营电商平台共实现交易额1764.6亿元,同比增长22.3%。

对外贸易逆势增长。2020年,济南市进出口总额达1382.7亿元,增长23%,高于全国21.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5个百分点,4个季度均保持20%以上的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2020年,全市税务部门共计办理出口退税80.8亿元,同比增长5.7%,退税额增加4.3亿元。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蓬勃发展。2020年,济南市基础设施项目904个,比上年增加280个。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3.5%,高于全省1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2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8.3%,较前三季度回升5.1个百分点。


南通:交通破局不“难通”特色创新有支撑

顾晓燕 彭祯 徐云翔

2020年,南通市GDP总量达10036.3亿元,同比增长4.7%,成为江苏省第四个“万亿之城”。

交通蝶变提供支撑

“与上海的深度对接,是南通过万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南通市委党校教授季建林认为,南通市最重要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拼命打破交通瓶颈。从过去“南不通”到如今能够北上南下、通联四方的枢纽之城,交通蝶变为南通市聚集生产要素提供了极佳载体,也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南通与上海联系紧密,2020年全市企业开具增值税发票金额3.1万亿元,其中58.2%销往省内,10%销往上海;接受增值税发票金额2.5万亿元,其中55%来自省内,12.5%来自上海。

不仅如此,南通市所有的县(市、区)都和上海相关县区建立了园区共建合作关系。南通市成立了苏锡常通跨江融合产业协作联盟,近3年累计承接苏南亿元以上项目123个,总投资超千亿元。

体制创新活力增强

南通市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三五”以来,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80家,较“十二五”末翻番;建成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592家,总数位居全省第四;实施5万元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3438项,引进建设了60多家技术转移机构。

“十三五”期间,南通市科技投入大幅增加。2020年,全市有2660户企业申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金额为77.6亿元,研发费用金额是2016年的2.2倍。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180户,是2016年的2.2倍,年均增长21.9%。2020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3155.1亿元,年均增长18.9%。全市高新产品销售收入近2315亿元,与2016年相比年均增长20.4%,占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73.4%。

特色产业引领发展

南通市作为闻名全国的“建筑之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建筑行业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应税销售收入4534.6亿元,同比增长8.8%,占全市销售收入总量的15.9%。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9741.9亿元,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的27.6%,不仅是全省第一,更跃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南通市建筑项目监控分析系统建筑业项目库数据显示,全市目前共有立项、招标、开工、在建状态的施工合同13683个,合同金额共计2936.7亿元。其中,预计2021年竣工的项目有1441个,计划投资金额463.1亿元。

家纺行业是南通市的城市名片,传统优势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全市家纺行业共有纳税企业15155户,较去年增加1940户,其中小规模企业占2/3。全市337家规模以上家纺企业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23.3亿元,同比增长3.2%,入库税收7.7亿元,占家纺行业税收总额的66.9%。

南通市滨江临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工业基础,已形成五大特色园区为重点的沿江船舶海工产业带,被认定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五星级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船舶产业基地、国家船舶出口基地,船舶与海工产业市场份额分别占到全国的1/10和1/4。目前,全市拥有码头227座,万吨泊位28座,形成了一批功能完善、企业集中、资源集约、品牌集聚的船舶海工产业基地,全市船舶海工规模以上企业达351家。


福州:新产品增长迅猛新动能发展强劲

陈小玉 黄咏晴 杨静

2020年,福州市GDP总量超过10020亿元,同比增长5.1%;人均GDP突破12.5万元,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六位。

截至2020年底,福州市各类市场主体达81.4万户,同比增长14.9%;91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超万亿元。从税务部门采集的大企业财务数据看,民营企业表现尤为抢眼:营收方面,民营企业制造业营业收入逆势增长10.4%,其中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表现突出;利润方面,民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3%,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通信等领域。

工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0年,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幅达5.3%,分别高于全国及全省2.5个和3.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9.3%。新产品产量增长迅猛,全市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发电机组、安全自动化监控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2.5%、25.4%、74.3%和285.6%。税收数据显示,全市专用设备制造业、仪表仪器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全年累计增幅分别为23.7%、18.1%和18.5%。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2020年,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9%,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5%,项目投资增长8.2%,既发挥了稳增长、强基础的支撑作用,又取得了调结构、惠民生的带动效果。随着省市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和全市新基建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进度加快,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00.8%,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58.2%,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22.4%。受其影响,全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全年税收累计增幅分别为5.6%、5.6%、18.8%、20.5%和88.9%。

金融信贷赋能升级

2020年,福州市通过实施“引金入榕”工程,引进浙商银行、光大永明保险等一批金融机构。全年金融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同时,加强产融精准有效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和重点商贸企业出口信保支持,推动助贷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金融业税收累计入库近300亿元,稳居行业税收首位,同比增长25.3%,其中货币金融服务增长14.9%,资本市场服务增长97.6%,其他金融业增长18%。

新型动能培育发展

福州市积极推动“数字福州”“海上福州”和“平台福州”建设。“数字福州”方面,借助“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连续3年在福州市召开的契机,依托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平台,大数据产业迅速做大做强。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突破45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5%。“海上福州”方面,以创建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为契机,聚焦海洋产业发展,着力提升海洋经济总量和质量。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接近3000亿元,开工建设全国第三个国家级远洋渔业基地。“平台福州”方面,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政治优势,建设了一批定位明晰、功能齐全、效益优先的产业发展平台,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务平台、信息共享平台等。其中,网络货运平台发展成效明显,2020年税收同比增长超过13亿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9号坤讯大厦11层    电话:18601148790/010-82385072    
Copyright © 2005-2020 京ICP备17028520号 涵博永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m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