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8601148790/010-82385072

资讯中心

about us

查看更多
联系我们

18601148790/010-82385072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9号坤讯大厦11层
电话:18601148790/010-82385072
邮箱:langhongjuan@bjhbyc.com

查看更多

资讯中心>>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工作报告:涉税内容有何看点?
2025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税务报


【新闻回放】日前,2025年全国两会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呈现诸多政策亮点,围绕经济稳增长、扩内需、科技创新、高水平开放、民生保障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其中,涉税内容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政府工作报告涉税内容,每年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多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涉税内容有诸多看点值得关注。

——税收优惠政策“要规范”。202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现行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等措施,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认为,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正从普惠性优惠向结构性优惠转变,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统一的营商环境。

李旭红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单纯依靠普惠的税收减免来刺激经济增长,已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通过实施更具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引导资源、资金流向特定领域或行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结构性税收优惠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在绿色能源、高科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领域,实施更为优惠的税收政策,可以加速这些新兴产业的成长,提高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进而有助于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

——财税体制改革更具体。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去年有更为细致的部署,具体包括“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和“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等具体内容。

李旭红认为,从这些表述的变化看,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正朝着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方向推进。以“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为例,这项改革能够拓宽税基,增加财政收入稳定性,通过合理的支出安排,更好地服务于公共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企业而言,这项改革短期内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这项改革还将有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还有专家认为,此举将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保障地方的财政汲取能力。

关于财税体制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校长马海涛曾撰文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承载着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地方积极性、平衡区域发展等多重使命。统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应当把“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作为逻辑起点,充分发挥中央的宏观调控功能,从税制体系、地方专项债券和预算支出等维度进行制度与政策的优化调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民生保障作用更凸显。2023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始终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和就业,多次提及通过税收政策稳岗、促就业。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刘运青说,在稳就业和保民生的过程中,税收政策最直观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支持经营主体健康发展来稳住就业岗位。当企业整体税费负担减轻,企业用于研发、生产、经营的现金流就会更加充裕,发展会更加稳健,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能力也会更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在大力提振消费、稳外贸稳外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涉税举措。对此,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大中华区税收政策主管合伙人沈瑛华表示,在提振消费方面,通过完善免税店政策,有利于构建双循环下的消费回流机制,推动入境消费扩大。在稳外贸稳外资层面,一方面通过对最不发达国家产品全面给予“零关税”待遇,体现单边开放力度加大,另一方面通过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等举措,形成从自贸试验区到自由贸易港的递进式税收政策体系,为稳外资提供制度保障。“我们期待税收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多方面宏观政策的有机结合,为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沈瑛华说。

 

下一篇:没有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9号坤讯大厦11层    电话:18601148790/010-82385072    
Copyright © 2005-2020 京ICP备17028520号 涵博永诚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技术支持:mingrui